氯化亚铈合成工艺
发表时间:2025-07-30
氯化亚铈(CeCl?)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氧化铈氯化法、萃取提纯法、水热合成法,以下是具体工艺流程及特点分析:
一、氧化铈氯化法
工艺流程:
原料准备:以氧化铈(CeO?)或氯化铈水合物为原料,与氯化铵(NH?Cl)混合。
高温反应:在保护气氛(如氮气)或低压条件下,于管式炉中加热至600℃以上,使CeO?与NH?Cl发生氯化反应,生成CeCl?和副产物(如NH?、HCl)。
后处理:升高反应温度至350℃,通过升华去除未反应的NH?Cl,最终得到无水CeCl?。
特点:
工业化成熟:适用于大规模生产,原料易得,成本较低。
纯度可控:通过控制反应条件(如温度、气氛)可调节产物纯度。
需处理副产物:需回收或中和反应生成的氨气、氯化氢等,避免环境污染。
二、萃取提纯法
工艺流程:
原料溶解:将普通纯度铈溶液(如CeO?/TREO≥4N)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。
萃取除杂:使用环烷酸等萃取剂,通过多级萃取(如14级萃取槽)去除杂质(如铁、铝等)。
液相串联萃取:进一步提纯至高纯盐溶液(CeO?/TREO≥5N)。
沉淀与溶解:在50-60℃下加入碳酸氢铵沉淀,得到碳酸铈;搅拌下加入盐酸溶解,调节pH至3-4。
过滤与浓缩:静置陈化后过滤,浓缩溶液至特定浓度(如740克/升),控制温度(如120℃)避免分解。
结晶与冷却:采用夹套水冷方式缓慢降温(如50℃/小时至70℃,再10℃/小时至50℃),得到针状氯化亚铈晶体。
特点:
高纯度产物:适用于电子、催化等高端领域,纯度可达5N以上。
工艺复杂:需多级萃取和精密控制条件,设备投资较高。
形貌可控: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可得到针状、片状等特定晶体形貌。
三、水热合成法
工艺流程:
前驱体制备:以氯化亚铈为铈源,加入尿素、PVP(聚乙烯吡咯烷酮)等作为沉淀剂和表面活性剂。
水热反应:在高压釜中于160℃反应20小时,通过溶剂热条件促进晶化。
后处理:抽滤洗涤至中性,干燥后得到氧化铈纳米材料(如纳米花、纳米球),或进一步处理得到氯化亚铈。
特点:
纳米材料制备:适用于合成氧化铈纳米颗粒、纳米花等,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催化性能。
反应条件温和:无需极端高温或高压,但需控制反应时间、温度及添加剂比例。
产物多样性: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,可制备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材料